環境
|
氣候變遷
|
1.每個月召開與氣候變遷議題相關會議,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鑑別相關風險與機會
2.檢討各節能減碳項目執行進度與目標達成績效,並訂定績效評比方式與獎勵辦法,每月進行節能減碳績效評比
|
安衛環中心、
安全衛生處
|
1.2024年6月公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TCFD)
2.自2022年起推動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
3.本公司已規劃減碳改善工程,2024年進行中專案,包含:林園公用廠增設一部燃氣機組取代燃油機組產製蒸汽、林園AE廠增設蒸汽減壓發電及麥寮AN廠廢氣焚化爐燃料油轉燃氣使用等
|
水資源管理
|
1.設置缺水緊急應變小組,掌握各廠區水源現況,推動製程廢水零排放及雨水回收等專案與技術研發,提升水資源循環使用效率,強化應變能力,降低缺水風險
2.加強節水管理措施(例如減少非生產用水、確保廢水回收再利用設施運轉正常)外,規劃各廠擴增雨水收集面積並加速完成各項節水改善案
3.2023年麥寮海水淡化廠運轉後,每日約增加10萬噸水源,可降低麥寮園區供水壓力,並持續檢討各項節水改善與廢水回收再利用技術(例如成大生技中心的藻菌處理系統),降低供水量
4.在各廠節水改善案完成前,若用水缺口持續擴大,將依各廠用水量及目前每噸用水利潤等因素進行評估,優先以單位用水獲利偏低廠處降量生產因應
|
駐廠總經理室、安全衛生處、總經理室管理組
|
1.2024年台塑公司節水改善案共完成154件,總節水量2.204百萬公升/日
2.仁武廠區除豪大雨或楠梓海放中心設備管線檢修外,自2023年1月起廢水已採全海放方式,2024年廢水海放率達95.6%,主要因10月份仁大海放中心進行管線檢修、各河放海放口依規定每季廢水檢測,以及7月、9月豪大雨導致海放量超過總海放核准量等因素所致
|
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
1.為減緩氣候變遷,台塑公司已於2021年擬定2025、2030及2050年短、中、長期減碳目標及因應策略。未來將透過燃煤朝向低(零)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提高再生能源用量及其他減碳措施,來達成漸進式減碳目標
2.推動跨廠處(公司)能源與資源整合,每月定期召開節能減碳推動會議,檢討推動進度與成效,並提高各項節能減碳改善技術
3.研發綠色產品,提高產品耐候性及易回用性,減少生產製程之碳排放,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
安全衛生處、安衛環中心
|
2023年溫室氣體範疇一及範疇二排放量,經第三方公正單位盤查確證為800.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0年基準年絕對減量63.0萬噸,減量比例為7.3%。排放密集度由2020年6,205.40噸CO2e/億元,降至2023年5,324.22噸CO2e/億元
|
能源管理
|
1.加強節能管理措施,如減少製程蒸汽用量,與製程設備用電效能及燃燒設備效率提升等
2.各廠導入AI應用,以軟體模擬最佳製程參數,使蒸餾塔效能提升降低用汽量
3.持續檢討如何提升轉動設備效能,包含水塔風扇葉片改為碳纖材質、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冰水機及燃油鍋爐磁化節能棒等
4.在各廠改善案完成前,若能源缺口持續擴大,將依各廠能耗及目前每單位能耗利潤等因素進行評估,優先以單位能耗獲利偏低廠處降量生產因應
|
駐廠總經理室、總經理室管理組
|
2024年台塑公司節汽改善案共完成144件,總節汽量52.37噸/時。節電改善案共完成634件,總節電量9,118度/時
|
空氣污染物管理
|
1.以最佳可行技術(BAT)與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設計建廠,並推動廢氣減排、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量與異味管制等措施
2.強化各廠設備元件洩漏管控與改善,分別在仁武、麥寮及林園廠內設立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測站,另有三台機動性入廠架設,嚴格監控廠區周圍空氣品質
3.為防止空氣污染事件發生,持續推動各項空氣污染防制及改善工程,以「零污染」為目標
|
安全衛生處
|
1.2024年環保主管機關入廠查核總計共202次,稽核結果無異常
2.推動石化製程設備元件精簡:2024年共精簡8,051顆,降低VOCs排放量1.016噸/年,及節省檢測費用473千元/年與空污費36千元/年,合計減少費用509千元/年
|
廢棄物管理
|
1.本公司持續推動源頭管理、製程減廢及末端處置等三大措施,達成廢棄物減量,更致力提倡廢棄物資源化,邁向循環經濟世代
2.積極推動廢棄物再利用處理,減少以焚化或掩埋方式去化廢棄物
|
安全衛生處
|
製程減廢:本公司推動100%「工業後回收」廢棄物再利用,將工業端之餘料、下腳料等再生後,外售客戶再製塑膠製品,取代原以廢棄物處理方式,減少廢棄物產出量
|
社會
|
人權
|
依董事長簽署之人權政策,遵循國際人權規範及全球營運據點所在地勞動法規,致力營造一個平等任用、免於歧視與騷擾之工作環境,同時尊重個人隱私權,建立多元勞資溝通管道及申訴機制,以確保員工權益
|
總經理室人事組
|
2024年共收到16件員工申訴,對員工所提出的申訴案件,皆於第一時間以保密方式處理、回覆與進行後續追蹤。經查申訴內容若屬實,已依相關規定予以懲處
|
人才招募及發展
|
1.透過多元及公開的招募管道,積極參與校園徵才活動,提供暑期工讀或與學校合作,以廣納人才並提高招募效率
2.提供穩定且優渥的薪資待遇與福利,並規劃完善的職涯發展,鼓勵員工取得證照或專業認證
|
總經理室人事組
|
1.2024年度舉辦13所大專院校校園徵才,共112人參加,其中30人由需人部門錄用,錄取率為26.8%
2.2024年度暑期工讀共計91人
|
職場安全與健康
|
1.與職業安全衛生署簽署安全伙伴與計畫推動
2持續強化生產中(線上)拆修施工安全管理
3.強化中間幹部十大高風險巡查
4.推動保養自理危險性施工安全管控與查驗作業
5.建置工安電子圍籬(含人員闖入、防護具、設備洩漏火災、作業人數、狀態等)
6.推動重要法蘭與驗收品數位化管理
7.推行職業健康衛生活動
8.執行公共危險物品大型儲槽開槽檢查暨消防及有機過氧化物專案查核
9.加強施工架結構、使用、變更等安全管理作為
|
安全衛生處
|
1.2024年職災事故共發生19件,其中工安事故10件,較2023年增加3件,交通事故9件,較2023年減少4件
2.零災害獎勵共43個單位獲獎,2024年持續維持零災害事業部為聚烯部、電石部、檢驗中心及電子材料部等
3.2024年工安環保績效評核,獲得兩次前三名之績優單位為麥寮AE廠、麥寮ECH廠、麥寮保養三廠、仁武VCM廠、林園PE廠、寧波SAP廠
4.麥寮EVA廠、麥寮MMA廠及麥寮C4廠榮獲雲林縣政府頒發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
5.台塑仁武廠榮獲高雄市政府頒發職GO雄健康職場員工健康促進獎
6.2024年主管機關入廠查核共計959次,其中工安查核490次、環保查核399次、消防查核70次,異常比率僅0.52%
|
公司治理
|
從業道德
|
制定各項道德行為規範,並建立良好公司治理及風險控管機制,即評估不誠信行為風險,並據以訂定相關防範措施,落實推動誠信經營政策
|
總經理室
|
2024年舉辦與誠信經營議題相關之內、外部教育訓練(含「誠信經營法規遵行」、「重視企業倫理」、「風險管理」、「企業永續發展」、「維護利害關係人權益」及「強化公司治理」等相關課程),共計29,528人次參訓,訓練時數為246,676小時
|
法律遵循
|
密切掌握法規變動俾即時因應,另由專職法務部門處理訴訟案件、審閱契約、制定契約參考範本、提供法律諮詢、辦理教育訓練等,以降低法律風險
|
法律事務室、總經理室
|
依部門需求審核與公司相關契約,審慎評估條文內容,保障公司相關權益,另不定期指派專人參加法律實務或法令宣導講座,充實法務專業知識
|
資訊安全
|
詳細內容可參考永續發展網站:
資訊安全
|
資訊部、 電子材料部
|
本公司自2022年8月1日起設置資安長1名、資安主管1名及資安人員2名,強化資安防護及管理
|
原料供應及銷售風險
|
1.與中油公司簽訂進口乙烯儲槽租賃合約,於國內乙烯不足時,向國外購買進口乙烯補充,另專案申請外籍輪承運麥寮乙烯到高雄,或採與商社換貨方式載運乙烯至高雄,以備中油公司輕油裂解廠歲修或減產時短供之需
2.降低單一市場外銷比例,積極分配至南亞、東南亞、紐澳及非洲等市場,並於越南及德國設置技術服務處,提供營業及技術專人不定期駐點,就近提供技術服務、拓展業務與強化客戶售後服務;另於荷蘭及美國設置發貨倉庫,以加速發貨速度,提高服務品質
|
各事業部管理組、產銷組、營業處、總經理室管理組、營業管理組
|
1.2024年1月、3月分別與台塑石化公司、中油公司完成簽訂2024年原料供應合約,確保原料供應無虞
2.另於2024年2月、2023年12月分別與中油公司、華運公司簽訂2024年乙烯儲槽合約,確保向台塑石化公司購買乙烯或自國外進口乙烯輸儲作業無虞
3.外銷中國大陸市場金額占總外銷金額比例,由2023年33.9%降至2024年28.7%,至於南亞市場則由2023年18.3%提高至2024年22.1%,東南亞市場由2023年17.8%提高至2024年21.6%,紐澳市場由2023年10.0%提高至2024年11.1%,而非洲市場由2023年1.4%降至2024年1.3%
|
財務相關風險
|
不做高槓桿投資,並制定「資金貸與他人辦法」、「背書保證作業程序」、「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處理程序」及「外匯交易及風險管理辦法」等制度,據以辦理各項財務作業,降低財務相關風險
|
財務部、總經理室經營分析組
|
關係人資金貸與或為關係人向銀行借款出具之支持函,均須事前評估,且應經審計委員會與董事會審議通過
|
研究開發計畫
|
藉由產、官、學合作,相互交流與資源整合,縮短產品開發時程,有效提升研發效率,並建置研發數位化管理系統
|
各技術處、研究開發組
|
1.2024年與各大學、研究中心研簽署各項產學合作計畫,合作經費共計48,770千元
2.2022年11月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台塑-清華聯合研發中心」,推動5年50,000千元產學合作案,2024年已簽署3項合作案,投入經費達7,000千元,包括利用高有序奈米網狀二氧化矽製備可撓曲式抗衝擊薄膜、PE氣相流體化床一鍵化轉品別自動控制等
3.2024年研發總支出達23.5億元,專利獲證件數計42件,累計有效專利證共343件
|
危害風險
|
各製程於規劃設計階段須進行工作場所的危害評估,製程興建完成前,須依企業之規定執行完成製程危害分析,生產運轉後則依法令規定定期執行風險評估,並已建置電子化風險管理系統與績效評估制度,推動製程安全管理(PSM)及加強製程安全事件(PSE)管理,另執行稽核與輔導,針對查核缺失要求對策處理並追蹤改善
|
各事業部、安全衛生處
|
1.各廠每月至風險管理平台輸入主動及被動等十項指標數據,以評判其PSM執行績效
2.安全衛生處每年執行PSM專案查核,並委託財團法人安全衛生技術中心進行PSM第三方查驗,相關異常均要求改善,以持續提升各廠PSM執行落實度
3.2024年經過危害評估產品百分比:100%
|